?从“失败的文艺青年”到十年磨一剑的《长江图》获得国际大奖;从任职高校从事电影教学,到创办线上课程带网友“拉片”。出生于河南信阳的导演杨超,经历了从自我表达到推动行业的过程。今年7月开始,这个被贴上理想主义者标签的导演,开始在线上讲授电影课,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群体。他把自己比作大众点评里的“超级吃货”,希望通过分享导演思维看电影,提供看电影的第N+1种方法。
记者:作为导演,在作品完成和投放市场的过程中,有没有发现观众看电影存在一些倾向,是和您原先认知不同的地方,怎样评价这种倾向?
杨超:观众确实有一定的选择性,导演对观众的反应可能会有细节的惊奇,但不会有大方向的区别。如果你拍了艺术片clashmac,希望得到类型片的反应,这肯定是愚蠢的;如果拍了类型片,想让观众对逻辑有不同的认知,也很困难。
我们只知道观众偏好,很难去猜测观众的倾向性,也没必要去猜测。看电影本身是一件非常开心和自由的事情。
杨超:一个真正把电影当作职业的导演,对电影的看法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。就像我们去找一个餐厅,也特别想听到那些超级吃货的观点,当然他们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,但很多时候确实有参照意义。导演思维看电影,就是这么一种美食攻略的指南吧。
杨超:线上录播课最大的感觉就是互动不足吧。平时上课的时候,你是直接面对学生的,会透过学生的一些反应知道他们的疑问,来跟学生互动;线上的形式,就没法直接互动。所以就讲课的体验来说,录播不如上课那么舒服,可能未来直播会替代录播的形式,进行实时的分享。
但是直播有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的交流会变得非常碎片化和表面化。我们未必能完整地表达对一个问题的认知,而是变成无数碎片化的交流。录播可以准备得更充分,用完整的方式表达一个个的内容,所以有它的好处。
记者:刚过去的暑假档很热闹,《我不是药神》口碑爆棚,是否与目前现实题材电影缺乏有关?
杨超:现实题材是太缺乏了。中国当代是现实题材的宝库,有可能产生现实题材电影的票房王者,但是恰恰最缺乏现实题材作品。《药神》其实是勇敢地挑战了一部分现实题材,虽然在价值观上,还有不敢去做到的程度,但是依然得到了观众的追捧,原因就是因为它面对了一部分现实。
我们看到韩国很多万人空巷那种票房大片,都是现实题材的社会问题剧,或者是跟国家转型有关的故事,去写社会的热点、痛点。
杨超:中国电影在丰富性方面还有更多的空间,不仅仅是现实题材和社会问题剧,在类型角度上,也有很多空白类型没有去填补clash的节点选择。。真正有原创能力的作者得不到资源、工业的支持;而很多占领了大部分资源的类型,神话clash的节点选择,、玄幻、宫斗啊,其实是一二十年的重复,而且它们在价值观上非常反动。
比如最近很多恐怖片很棒,中国的恐怖片却始终处于一种不能“成精”、不能“迷信”、坏人不能得势这么个级别。如果我们想要恐怖片这个类型,最基本的逻辑是,透过极致的矛盾,写出社会的痛点,写出某种超出限制程度的矛盾冲突。如果没有这种人的精神的极致冲突,这个类型就不存在。
其实所有的类型片都是如此。我们在类型开发上的这种孱弱,归根结底还是目前的审查制度从根儿上取消了类型片的基本底线clash的节点选择。这个底线就是光明、黑暗的对抗将矛盾冲突推到人间的极致,要有非常坏的坏人、非常好的好人,好坏之间、价值观之间产生不死不休的冲突clash的节点选择,碰撞出非常灿烂的火花,这才叫类型片,才叫戏剧。
现在我们在类型的丰富多样性上,不是说还有哪些空间,而是任何一个空间都不敢做好,不敢推到人类间的极致,不敢面对冲突。电影终究是一个大众化产品,它最终是不是繁荣,还是取决于社会本身是不是繁荣,取决于民间是不是有生机。clash的节点选择clashmac